男子僞造居住證明意圖矇混立案,被法院罰款2000元

男子僞造居住證明意圖矇混立案,被法院罰款2000元

9月25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昌平法院”)獲悉,近日,昌平法院處置了兩起提交虛假訴訟材料的案件。法院綜合採用司法懲戒、“預處罰”機制和司法建議書多種方式,對出證單位、個人予以懲罰,引導當事人依法誠信訴訟。

漫威骑士v1

僞造他人簽字,男子弄虛作假被罰款

绾㈡棗QM5鎶ヤ环鍙婂浘鐗囦环鏍�-鍙傛暟-鐪熷疄搴曚环

袁某是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的原告,其曾借給被告甲公司20萬,雙方約定了利息及還款期限。借款到期後,公司未返還借款及利息,且又與袁某簽訂一份協議,約定在今年1月支付給袁某部分款項。後袁某遲遲未收到公司轉賬,遂將甲公司訴至法院。

木桂 小說

濡備綍蹇�熸瘉鐏編鍥斤紵淇勭綏鏂笓瀹舵湁涓ぇ鑳嗘兂娉曪紝寮曠垎榛勭煶瓒呯骇鐏北锛�

在袁某向昌平法院提交的訴訟材料中,有一份《訴訟專用居住證明》(以下簡稱《居住證明》),該文件是昌平法院爲規範立案審查標準,同時便利當事人訴訟而提供的一類材料模板,模板對證明材料出證主體及形式作了具體的舉例說明,同時還附有《一次性告知書》,釋明提供虛假證明的法律後果。袁某的《居住證明》是由其小區物業公司出具,落款處有經辦人劉某及聯繫電話。

民間借貸歷來是虛假訴訟高發易發領域,因此法官在把關立案材料、覈實證據時,往往予以重點關注。當法官查看袁某的訴訟材料時,發現《居住證明》落款處經辦人“劉某”的簽字與袁某其他材料中本人筆跡十分相像,於是法官心生警惕,通過電話聯繫劉某,得到了一個意外的答案:劉某從未在袁某的《居住證明》上簽名。

缁寸敓绱燙銆丒鎭愬姞閫熻偪鐦ょ敓闀匡紵2绫讳汉鍒ˉ鍏咃細浼氭伓鍖栬偤鐧�

“證明材料落款處是否是劉某本人簽字?”“應該是吧……記不太清了。”當法官再次就簽名一事詢問袁某時,其回答十分模糊。於是,爲進一步覈實情況,法官前往袁某所在小區的物業公司進行調查。果然,當劉某認真看過袁某提供的《居住證明》後,非常肯定地表示,落款處的“劉某”簽字並非其本人書寫,系袁某僞造。

鍙颁腑鐏細绐佺牬93涓囦汉杞︾垎閲忚锛氬浜哄姏鐤忓

原來,袁某因自己急需用錢,想要儘快立案從而拿回借款,但由於他未在所在小區連續居住一年,所以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劉某拒絕在其《居住證明》上簽字。心急如焚的袁某由此心生一計,自己在落款處僞造了劉某的簽字。

袁某無視法院告知書的提醒,僞造訴訟材料的行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當予以處罰,但該行爲系開庭前被發現,未造成嚴重後果,法院遂對袁某送達了《處罰決定書》,對其作出處罰2000元的決定。

“辦證人員拒絕簽字,您也不能自己代簽!”在聽完法官的嚴肅批評教育後,袁某十分羞愧,當場繳納罰款,並表示這次事件給自己敲響了警鐘,認識到了僞造證明是違法行爲,對法院的釋法工作也表示感謝。

物業未經審覈就蓋章?法院“預處罰”機制顯威懾

實踐中,還有一類因出證主體單位把關不嚴,造成出具證明材料與事實不符的情形。

閫�浼戠悊璐㈡湳锛嶉暱鍛界櫨宀佽鏈夊噯澶囨墠鍙ソ鍛�

原告谷某和被告蔡某經朋友介紹認識,後蔡某謊稱自己創業需要啓動資金,在2013年至2016年向谷某借款6次共計30萬元,之後以各種理由拒絕還款,谷某因此將蔡某訴至法院。

涓�搴у彜娓″彛鍙樻垚婀垮湴鍖猴紝娓歌姝︽眽閮婂尯涓夌緤鏉戯紝姘寸綉涓板瘜鐨勯奔绫充箣涔�

法官在審查谷某提交材料時,發現谷某戶籍地在京外,《居住證明》顯示其自2015年5月至今連續租住在昌平區小湯山鎮某小區,法官依照“每案必核”的慣例,通過電話聯繫出證單位即物業公司進行覈實,經辦人閆某說:“我們在小區經常碰面,自然就簽字蓋章了。”含糊其辭的說法讓法官心生疑慮。

爲覈實谷某真實居住情況,確認經辦人閆某的身份,法官隨即前往社區進行調查。一開始,物業公司經理張某態度堅定地表示,公司及員工操作合規,不存在失職行爲。然而,在來到物業公司之前,法官已經同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得知谷某在該小區的實際居住時間爲2015年至2016年,並非連續居住至今。當法官向張某、閆某兩人說明事實並釋明出證單位及經辦人的審查責任及違反法律規定的後果後,張某和閆某終於動搖,承認他們僅僅按照谷某口頭描述就開具了證明材料,加蓋公章時也沒有核實居住情況。

濡備綍鎵撻�犺棰戜簯鐨勬柊鑼冨紡锛岀伀灞卞紩鎿庝氦鍑轰簡绛斿嵎

法院認爲,該物業公司作爲居住證明材料的出證單位,出具材料時必須嚴格履職、如實陳述,然而物業公司工作人員未嚴格覈實居住情況,出具證明材料與事實不符,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擾亂正常訴訟秩序,應予懲戒。但此次行爲未對其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造成實質影響,物業公司及時承認錯誤、轉變態度並認真配合法院後續工作,可以從輕處罰。

鎴垮瓙灞傞珮澶煯锛屽�熼壌杩�4绉嶈淇妧宸э紝鏄鹃珮涓嶈杩樻樉澶э紝鑸掗�傛劅寰堥珮

經綜合考量後,法院採取“預處罰”機制,向該物業公司送達了《預處罰通知書》,責令公司在規定時間內對該事件進行處置,否則法院將視情況採取一定處罰措施。此外,爲敦促物業公司進行有效的整改,法官還發送了《司法建議書》,建議完善居住證明等材料的辦理程序和操作規範,定期登記、更新和管理好社區居住人口數據,同時加強人員的業務培訓,有針對性地堵塞管理漏洞。

浜戞灄銆嬪弽璐垮共鍑�閫変妇 鎿︿寒浜戞灄銆屽肪銆嶆璧�

《預處罰通知書》和《司法建議書》發出後,物業公司高度重視,積極回函反饋處理情況:已分別給予閆某及張某1000元和500元的處罰,同時公司對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問題進行了全方位梳理,將採取相應措施,儘快整改落實。

涓囬噷鍖哄叕鎵�鍔炴劅鎭╅浼� 閭�200浣嶅急鍔裤�佺嫭灞呰�佷汉浜編椋�

法官提示,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亦是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之一。提交虛假的訴訟材料屬於違法行爲,妨害司法秩序,浪費司法資源,損害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對此,人民法院堅決採取“零容忍”態度,必將履職盡責,以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的公正司法,嚴懲不法行爲,捍衛司法權威,助力營造誠實信用的良好社會風氣。

涓�妗g患鑹猴紝鐩樻椿鍐呭ū鑸炲彴

不放心油條 小說

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編輯 劉倩 校對 劉軍